小程序

商务咨询

反馈

客服

上海浦东新区举行“大数据驱动的智能化精准教学”项目展示活动
更新于2023-12-06
11月29日,以“素养导向 双新驱动 数据赋能”为主题的“大数据驱动的智能化精准教学”区级项目展示活动在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附属龚路中学举行。面对素养本位这一教育立意的转向,数据支撑、数智赋能的教育数字化的转型,作为浦东新区“大数据驱动的智能化精准教学”项目实验校,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附属龚路中学在求索“教育何为、教育何往”的命题中集智前行,主动迎教育之变,积极探融合之法。浦东新区高中(职业)与终身教育处......




11月29日,以“素养导向 双新驱动 数据赋能”为主题的“大数据驱动的智能化精准教学”区级项目展示活动在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附属龚路中学举行。面对素养本位这一教育立意的转向,数据支撑、数智赋能的教育数字化的转型,作为浦东新区“大数据驱动的智能化精准教学”项目实验校,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附属龚路中学在求索“教育何为、教育何往”的命题中集智前行,主动迎教育之变,积极探融合之法。





浦东新区高中(职业)与终身教育处副处长金学成、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教学研究指导部章健文、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高中英语教研员沈冬梅、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高中数学教研员季永华莅临指导。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教学处副处长王传江、于敬涛,数理与统计学院党总支书记肖珍教,能源与材料学院副院长,材料工程系党支部书记陈立飞应邀出席,区百所实验校负责人及兄弟学校教师代表共同参加了本次活动。

郭佳玮老师执教选择性必修二第一单元《Cultural focus: A bus ride to freedom》第一课时。在课前阶段,通过线上词汇预习、文章内容预习、微课视频学习等任务的发布和学生完成情况的反馈,多维度了解学生课前掌握情况,为全面掌握学情、调整教学内容和活动形式提供依据。课中,通过在智慧课堂环境下教与学的交互,以数据作为依据,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在课堂扎实的推进中帮助学生从语言输入中获得滋养,在表达中不断深化对主题意义的探究。



傅华烨老师以《把脉真实学情 突破共性问题——以情境问题为例》为题带来了一节高三数学复习课。课前,借助智能阅卷系统,通过对学生知识点加工的校本练习的各项指标的诊断,关注数据分层,精准捕捉学生知识的薄弱点、能力补给点,将教学内容聚焦在真实情境问题中的函数解析式的建立。



作为浦东新区“大数据驱动的智能化精准教学”项目实验校,学校引进智慧教育平台,在“双新”实践中深研数据赋能的维度,凝练精准教学的流程,深入开展项目实践。



学校青年教师共同体“思齐谭”项目书屋代表王静、傅华烨、张佳瑜、王雨萱四位老师,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展开主题沙龙研讨,以撷思蓄能,共话精准教学。四位老师聚焦“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数据应用、数据追踪”的闭环应用,分别从课前、课中、课后及资源建设和综合素质评价等不同的维度分享了以数据作为驱动引擎开展精准教与学的实践探索之路,同时也提出了在探索数字化转型征程中的自身困惑和未来攻坚的方向。



英语教研组季艾艾、罗以、郭佳玮、石巧四位老师围绕AI智能课堂分析系统在学校日常教研中所扮演“Keeper”“Eye”“Yardstick”三大“角色”而展开,分别从职初教师的自我反思、执教者的教学改进、观课者的“实证”点评、教学管理者的有效调控等不同维度分享了其带来的效益和价值,为教师成长提速,为教学改进提质,为教学管理提效。用数据赋能循证教研,将经验与实证相结合,恰似一把钥匙打开校本教研的新篇章。



龚路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龚瑞华以《素养导向 双新驱动 数据赋能——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教、学、评、研一体化实践探索》为题,从素养导向下学校何为的理性认识展开,以平台搭建、实践探索和反思展望三个方面作学校主旨报告。学校把数据作为撬动学校发展的新支点,以教、学、评、研作为关键维度,探寻数据和教学的结合点,为促进课堂形态变革助力;探寻数据和评价的结合点,为推动学生个性发展助力;探寻数据和教研的结合点,为提升教研效能助力,以数据驱动精准教、个性学、综合评、科学研。在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教、学、评、研一体化实践探索中,学校以学生为关注点,以教师为着力点,以课堂为切入点,以评价为撬动点,形成数据与学生、教师、管理者的多向交互,推动学生主动学习、自我探索、个性发展,提升了教师数据素养和技术融合创新应用能力。



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高中英语教研员沈冬梅老师从教学内容结构化、情境创设具象化、学生思维可视化、教学评价证据化等不同维度一一展开,充分肯定了本节课作为素养导向下数字化工具赋能英语课堂教学的课例的实践价值。沈老师也对高中英语教研组开展数据赋能循证教研的教研形式给予了肯定。沈老师提出,高中英语教研需要根植课堂教学开展实践探索,让数据赋能开展课堂询证分析,助力教学改进和迭代提升,助推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



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高中数学教研员季永华老师评点了高三数学展示课,认为这是一节基于学情,精准定位,把握“双新”理念的课,也是一节以生为本、关注课堂对话,提升学生素养的课,还是一节借助课堂分析,深度思考,指向数学本质的课和以目标为导向,重视多元评价的课。季老师强调,依托数字化平台的高中数学教学任重道远,需要更多的一线教育者共研共思共探索。



作为“大数据驱动的智能化精准教学”项目负责人,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教学指导部章健文老师首先介绍了项目研究的新进展,鼓励各实验校在用足用好区项目提供的各类平台、资源的基础上,各扬其长,积极开展项目研究。同时,章老师充分肯定了龚路中学在数字化课堂转型的项目研究中真研究、真改进的科学态度,展示中高二英语、高三数学两节公开课触及到了主要学科和毕业年级,且能够在数字化课堂常态化应用中,积累数据,提炼出具有普遍价值的教学和教研策略,开展精准的教学诊断和反思,在教育和技术双向奔赴中实现“教、学、评、研”一体化实践的落地。



浦东新区高中(职业)与终身教育处副处长金学成作总结讲话。金老师指出,面对数字化转型的浪潮,教育人要躬身入局,择高处立、就平处“做”,向宽处行。“大数据驱动的智能化精准教学”项目需要高站位统筹,各实验校要继续在区项目组的顶层设计下有计划、有策略地开展实践研究,在技术赋能的当下,将更丰富的数字化技术应用到广阔的教育场景和领域中,建构开放研究视野,助推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编| 月光

责编| 周末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