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二兔
城市智慧通行 & 本地生活综合服务
图源/网易号
还记得5.23被碾死的武汉小学生吗?
阳光活泼的7岁小男孩死在了学校里,死在了老师的车轮下……
让大家没有想到的是,悲剧还在继续。
男孩去世十天后,他的母亲从24楼一跃而下,在儿童节次日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如果没有那起事故,她会和别的母亲一样,给孩子一个快乐的儿童节。
如今,家破人亡。
孩子去世后,坠亡母亲更改了微信名
图源/搜狐网
5月23日,湖北武汉汉阳区弘桥小学内发生一起交通事故。
13时50分,正是学生饭后自由活动时间,
一名老师把车从学校地库开进了校园,停车等待另外两名老师。
一年级小学生谭某,正巧走到车头,不知是要系鞋带还是捡东西,蹲了下来。
车子启动了,孩子遭到二次碾压,第一次撞倒孩子后拖行了5米,但司机并没有下车查看,而是接着往前开……
悲剧发生了,送医抢救无效,孩子死亡。
汉阳区教育局官方通报
图源/微信公众号 “汉阳教育”
孩子家长马上赶到医院,母亲杨女士在采访里悲恸地说:
“他(肇事司机)把孩子的头压过去了,压的脖子啊……”
图源/抖音“封面新闻”
“我的孩子那么小,那么聪明,那么帅气……
他小时候磕破皮,扎个针,都哭得上气不接下气,他被撞时该有多疼,多疼……”
她极力克制自己的情绪,在采访中一遍遍地要求所有责任方,给自己孩子一个公道。
就连孩子父亲控制不住愤怒,想对肇事老师动手时,也是母亲奋力阻止。
要有多大的隐忍,才能在巨大的丧子之痛面前,保持清醒?
这样的理智,又有多少人能做到?
图源/抖音
而这些视频被放到网上后,却引出了一群恶魔:
“保养得不错”
“妈妈的穿着打扮是用了心的”
“这位妈妈想成为网红吗”
“怎么说话这么冷静??”
“身材高挑还穿高跟鞋,美滋滋”
滑动查看更多
图为抖音评论区、微博博文、百度视频号评论区
甚至还有人对杨女士进行“荡妇羞辱”,称其身材好,“说不定就是做那啥的”。
键盘侠们,你们还有心吗?
她曾多次在学校门口和网上发声,只想给儿子讨个说法,让有罪的人得到应有的惩罚,
而学校方只想着息事宁人,直到她去世了,都没有进行公开、正式的道歉。
图为杨女士蹲守在学校门口
图源/抖音
图源/抖音
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是你,你甘心吗?
可是却有人说她在作秀,炒热度,说她想当网红,
说她吃儿子的人血馒头,说她贪婪,企图索取高额赔偿金。
图源/抖音
殊不知是谁在吃别人的人血馒头,抖机灵,造谣,侮辱一位已经失去了儿子的可怜母亲。
作为知名地产公司销售,她衣着得体,妆容精致,符合职业的要求,
得知孩子噩耗后直接赶来现场是作秀吗?
还是特地回家更衣卸妆再赶来更作秀?
在他们眼里,人是有标准模式的,
失去了至亲就应该蓬头垢面,丧失理智。
他们不明白那些表面上冷静理智的人,强忍着怎样的悲痛。
可他们擅长给人定罪,
她漂亮有罪,她精致有罪,她冷静有罪……
互联网把一个个恶魔联合起来,敲着键盘就能给他人定罪。
就在孩子母亲坠楼后不久,
网上又流传出
孩子父亲受不了打击也跟着跳楼的谣言。
图源/新黄河
孩子父亲的朋友很快澄清,
父亲是伤心过度晕了过去,
被担架送到医院,
恢复过来后又回到小区,
一直在妻子跳楼的楼下蹲着。
而网络上的恶魔不顾他人的悲伤,
还在造着新的谣言:
“一个月就找别人了”
“又可以娶个年轻美女了”
图源/抖音
一个年幼的孩子在校园丧命,他的妈妈为寻找公平不断发声,
有的网友却不去问责过失方,
反而对其身材衣着打扮指手画脚,
对这个家庭造成进一步的伤害。
悲剧不见了,
反思消失了,
社会对受害者应有的同情与抚慰也没有了。
如今母亲被网暴致死,他的爸爸又承受着新一轮网暴……
这个家庭的悲剧啊!何时才能停止!
都说互联网的记忆只有7秒,
还记得他们吗?
→“挖呀挖”的网红歌曲演唱者黄老师被网暴“素颜真丑”“难看”;
→坚持一杯两元的“糖水爷爷”,却被人质疑食材不干净、造谣子孙不孝,在网暴下爷爷不得不放弃了开了17年的糖水摊;
→被保研的女生,染个粉色头发,和病重的爷爷拍个照,就被网暴为“陪酒女”,抑郁症发作自杀;
右滑查看更多
→寻亲成功的刘学州,对遗弃自己的亲生父母表达不满,就被网友网暴,跳海自尽;
→疫情封控期间接受了跑腿小哥帮助的上海女子,因为只打赏了200元,就被网暴跳楼……
网暴上海女子的微博评论区
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
网暴者像苍蝇一样聚集,品尝着他们的肮脏盛宴,
这些跳梁小丑在一次次网暴结束后,
又开始瞄准下一个目标。
在这个网络时代,语言就是无形的刀。
吃人血馒头的标题党,抖机灵造谣的看客,
用最大的恶意揣测别人,用自以为清醒的态度曲解事实,无异于杀人。
一条条看似热热闹闹的讨论,留下的只有冷漠、麻木。
按键即可伤人,施暴者却往往躲在暗处,
出了问题删评、销号,就难以被追责。
即便法律不能穷尽你们的责任,
你们自己的良心难道不会痛吗?
今天,网络给予我们每一个人发声的话筒,
但也给了我们尊重他人的义务
和善良的选择。
图源/网易
即便这世间不是那么美好,
但不妨碍你,去成为一个始终心怀善意,
温暖这世间的人。
若对处于丧子之痛中的母亲多些善意,
多去倾听她的创伤和痛苦,
多去关注她的诉求,
或许就没有这场双重悲剧。
仅仅从道德上谴责网暴者是不够的,
法不责众的观念与网暴相关法律的不完善,
成为了网暴者的“保护盾”,
成了他们有恃无恐的凭据。
我们呼吁,
对网暴者的处理要有更可执行的法规。
另外,平台可以及时停止侵害,同样具有保护受害者的能力。
比如这次事件中,部分施暴者被微博禁言或永久封号。
控制网络暴力,需要个体、法律与平台三个层面共同努力。
部分网暴杨女士的用户已被微博禁言或封号
图源/微博
也许让网络回归理性很难,
但我们至少可以先坚持善良,
不能让恶意在网络上肆意横行,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行而不辍,则未来可期。
本文部分来源:澎湃新闻、新京报、搜狐网、网友评论等
免责声明:部分图文来自网络,仅供学习与交流,非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联系即删。
点击关注↓↓二兔开门
√ 热点新闻解读 √ 本地生活资讯
√ 健康科普分享 √ 社区趣事分享
√ 家庭快修清洗 √ 大牌折扣优惠
√ 甄选周边好物 √ 专属社群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