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低空经济的兴起,其对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凸显。在今年首届全国低空经济产教融合发展论坛上,多位专家学者指出低空经济作为新兴产业,过往的人才积累并不多,人才缺口显著。未来,以产教融合为导向培养急需人才成为低空相关学科专业发展的趋势。
面对这一挑战,国内高校纷纷布局低空经济相关专业,以满足行业对人才的迫切需求。职业院校在原有无人机操作基础上拓展课程,紧密贴合企业需求培养专业人才。传统航校也入局低空领域,不仅更新课程,还整合原有的专业,形成更为完整的民航学科群。例如,飞行技术专业未来将不再仅限于培养民航飞行员,而是面向通航和无人机飞手的广泛需求。而飞行器的质量与可靠性专业同样会加入低空飞行器相关知识,以适应新的市场需求。
目前,许多高校已开设“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致力于培训无人机操控、数据处理及遥感测绘等相关技能。
那么,与低空经济有关的高等教育专业类别有哪些呢?
(一)理学:
主要是基础科学研究方面。如:数学类、物理学类、化学类、天文学类、地理科学类、大气科学类、海洋科学类等。
(二)工学:
1.力学类:理论与应用力学、工程力学;
2.机械类: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工业设计、增材制造工程等;
3.材料类: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材料化学、冶金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功能材料、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材料设计科学与工程、复合材料成型工程、智能材料与结构、生物材料、材料智能技术、电子信息材料等;
4.能源动力类:能源与动力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储能科学与工程、可持续能源等;
5.电气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电缆工程、能源互联网工程、电动载运工程等;
6.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信息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电磁场与无线技术、电波传播与天线、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信工程及管理、人工智能、智能测控工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