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

商务咨询

反馈

客服

新能源电力系统破局——源网荷储一体化
更新于2024-10-25
储能技术作为全球能源转型中连接可再生能源与传统电网的桥梁,源侧与网侧储能系统的部署成为解决能源供需不匹配、增强电网稳定性、优化资源配置的关键。独立储能作为一种新兴的储能形式,以其独特的优势和市场潜力引领着储能领域的新一轮变革。我们经常听到“源网荷储”的一体化新型实施路径,其实可以理解为储能分别在发电侧、电网侧、用户侧的三类应用途径。发电侧——源,电网侧——网,用户侧——荷。电网侧储能通常是指服务电......

储能技术作为全球能源转型中连接可再生能源与传统电网的桥梁,源侧与网侧储能系统的部署成为解决能源供需不匹配、增强电网稳定性、优化资源配置的关键。独立储能作为一种新兴的储能形式,以其独特的优势和市场潜力引领着储能领域的新一轮变革。

我们经常听到“源网荷储”的一体化新型实施路径,其实可以理解为储能分别在发电侧、电网侧、用户侧的三类应用途径。发电侧——源,电网侧——网,用户侧——荷。电网侧储能通常是指服务电力系统运行,以协助电力调度机构向电网提供电力辅助服务、延缓或替代输变电设施升级改造等为主要目的建设的储能电站。常见的电网侧储能应用场景包括独立储能(共享储能等)、替代型储能(变电站、应急电源等)等。

RONGXIANG

源网荷储的概念阐述

一、源侧储能

源侧储能主要部署于可再生能源发电站,如风电场和光伏电站。其目的在于通过存储过剩电力,解决可再生能源间歇性问题,提高能源利用率。源侧储能系统能够平滑电力输出,减少因风力或光照不足而导致的电力波动,从而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此外,源侧储能还能为新能源发电项目提供容量租赁服务,满足新能源发电配储需求,进一步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二、网侧储能

网侧储能则主要部署于输配电网络的关键节点,用于平衡电网负荷、缓解高峰时段的电力紧张、提升电网灵活性和可靠性。在电网运行过程中,网侧储能系统能够响应电网调度指令,进行快速充放电操作,以应对电力供需的不平衡。此外,网侧储能还能为电网提供辅助服务,如调峰、调频等,进一步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随着电网智能化水平的提升,网侧储能系统在未来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三、负荷侧
涵盖工业用户、商业用户和居民用户等各类电力消费者。工业用户可以通过实施需求侧管理、建设分布式能源等措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用电成本,并为电力系统提供辅助服务。商业用户可通过智能用电管理、安装储能设备等方式实现节能减排,提高用电可靠性。居民用户虽单个用电量较小,但数量众多,可以通过推广智能家电、参与需求响应等,为电力系统提供一定的调节能力。

四、独立储能

独立储能是指利用除抽水蓄能外的物理储能、电化学储能、电磁储能、相变储能等技术,具备独立计量、控制等技术条件,接入调度自动化系统可被电网监控和调度,符合相关国家标准规范和市场运营要求,具有法人资格的新型储能项目。独立储能电站以其独立性、灵活性和经济性等优势,正逐渐成为储能建设的重要方式之一。

独立储能电站可以作为独立主体参与电力市场,通过容量租赁、峰谷套利、辅助服务、容量电价等多种收益模式获得经济回报。此外,独立储能电站还能为多个新能源电站同时提供储能服务,实现储能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随着政策的持续支持和技术的不断进步,独立储能电站的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为能源转型和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支撑。

RONGXIANG

高效电力系统的“基础”

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是中国能源领域的一项重要举措,有助于提高新能源的消纳能力和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水平。
三峡乌兰察布新一代电网友好绿色电站示范项目的正式投运,标志着全球储能配置规模最大的单体新能源场站、同时也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项目迎来了历史性的一刻。
当前,“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正受到各省市政府的力推,深究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提高新能源消纳能力:随着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在电力系统中的比例不断提升,其波动性、间歇性和随机性给电网稳定运行带来了挑战。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提高新能源的消纳能力。
2.降低电网运行风险: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可以精准控制区域电力系统中的用电负荷和储能资源,有效应对电网故障,降低电网运行风险。
3.降低用电成本:通过储能系统,可以在电力负荷低谷时储存电能,在负荷高峰时释放,从而降低用户的用电成本。
4.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可以有效整合各类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

RONGXIANG

总结

在推进新能源与传统能源融合发展的过程中,随着新能源渗透率不断提高,各企业电力系统高比例新能源、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接入的“双高”特性日益突出,亟须采取源网荷储一体化运营技术,实现供需协同、保障安全平稳,最大程度消纳新能源。

源侧、网侧及独立储能系统共同构成了现代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能源转型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日益成熟,储能技术将成为推动全球能源转型、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力量。浙江储能建设在政策支持、项目备案与建设、技术创新与应用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展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