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

商务咨询

反馈

客服

星巴克对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启示
更新于2023-09-11
据IDC的研究数据显示,中国目前有超过4000万家企业,预计到2021年,数字经济在中国的比重将达到55%。


一、传统企业转型的势、道、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中国的社交网络呈现出多元化和复杂化的趋势。在不到5年的时间内,除了微博和微信,还相继出现了陌陌、知乎、秒拍、映客直播等具有社交属性的应用,共同构成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社交媒体的新生态。社交媒体的不断发展使得社会化营销逐渐走向全渠道营销。许多传统企业需要进行数字化转型,而如何完成数字化转型成为它们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在互联网的后半场竞争中,能够提供高效、优质服务,打通线上线下全渠道,创建生态服务圈的企业将能够抢占更多的先机,获得更多的资源。以实体门店、电子商务、大数据云平台、移动互联网为核心,通过融合线上线下,实现商品、会员、交易、营销等数据的共融互通,向顾客提供跨渠道、无缝化的体验,将变得尤为重要。精准营销和自动化营销成为企业未来营销的方向。

对于品牌商来说,需要在势、道、术三个层面进行转型升级的准备工作,即顺势、明道和优术。

顺势:当前商业已进入移动互联时代,企业进行数字化升级已成为大势所趋,作为企业的负责人,必须认识到这一点,并积极应对。

明道:企业需要进行互联网顶层设计,进行战略升级,建立数字化运营战略思维体系,培养新客户接触能力和用户运营能力。这是传统企业转型的方向。

优术:通过互联网技术工具改变业务流程、营销方式和管理效率,提升企业在数字化时代的竞争能力。

综上所述,数字化转型不仅是趋势所在,也是传统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企业需要顺应潮流,进行战略升级,并利用互联网技术来改进业务和提升竞争力。

 

 

那么,传统企业该如何进行互联网转型呢?从我自己的实践经验来看,遵循如下几点:
1、战略升维,降维打击。
  在《三体》中有句话叫,我消灭你,与你无关。最残忍的莫过于是。相机的消亡,不是因为技术上的落后,而是因为手机的崛起。

2、互联网思维在企业运营中的体现。
所谓互联网思维,就是基于用户需求和体验,通过对产品、服务、技术、渠道、组织等多方面要素进行创新和重构的一系列思维方式。其中包括用户思维、产品思维、极致思维、体验思维、大数据思维等。这些互联网核心思维如何在企业的日常管理中得以体现和落地,并给企业带来实效增长?单点引爆、用户体验这些都是企业运营过程中既道也术的思维方式。

3、用户运营能力的升级

企业的价值就是创造用户,只有得到了用户的认可,企业才会有长足的发展。因此,如何获得新客户,怎样运营老客户,怎样建立客户口碑,就变成了传统企业转型的首要任务。传统的公司主要是卖产品,而数字公司主要是操作用户。

用户运营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转型之路的成功与否。在用户运营方面看,传统公司主要关注如何卖出更多的产品;数字化公司则主要关注如何经营好客户。从数据中挖掘营销价值。

       

二、传统企业转型案例展示:  

 

在过去的几年里,无论是零售行业还是餐饮行业,都在不断尝试着数字化转型,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今天我们就以一个传统商业的数字化转型作为例子,向大家展示一下星巴克是如何实现数字化转型的。

1971年,在美国西雅图成立了星巴克,以“Starbucks”为名,主营咖啡、茶叶等饮品,是一家以咖啡为主的连锁企业。现在,全世界有25000多个咖啡店。

星巴克的总部位于美国的西雅图市,位于华盛顿州,它的销售范围涵盖了三十多种世界上最好的咖啡豆,还有各种手工制作的意式咖啡,各种冷热饮料,各种新鲜可口的点心,还有各种各样的咖啡机、咖啡杯等。

星巴克是一个很传统的零售业和餐饮业公司。星巴克自其首间店起,便一直致力于利用数码科技,加强与顾客的互动及经验。时至今日,星巴克在电子商务方面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15年来,星巴克已从一家传统的实体零售店转变为行业楷模。

 

1、数字转型的结果

1拥有近一千三百万名星巴克 APP的活跃用户;

2拥有三百六十万的追随者;

3脸谱网上的点赞数达到3400万;

4在收入方面:星巴克在美国的分店中,近16%的收入是通过移动终端获得的。

5在用户体验方面,他们借助数字技术,搭建了O2O的流程,借助大数据、手机等技术,在星巴克 APP上进行选择、付款等操作,让顾客在离自己最近的星巴克那里预定好咖啡,并在那里取货。

 

2、分析星巴克的转变:

星巴克,一个传统的咖啡连锁店,是怎样进行数字转型的?这种数字变革能为我们提供什么样的启示?

星巴克在2001年首次引入了购物卡。这张贺卡的本意,就是让顾客在收到贺卡的时候,能把它当成礼物。然而,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仅有百分之二十五的顾客会把贺卡当成礼物,而更多的顾客则是因为想要更快速地付帐。

     2009年,星巴克首次发布了一款应用程序,该程序可以让消费者在其智能手机上扫一扫里面的一张二维码就可以完成付款。

星巴克于2010年秋季在北美宣布其门店正式启动数字网络,并开始和一系列的数字化公司进行合作。

  星巴克于2011年四月在美国7个主要城市发布了一项以地点为基础的移动搜索服务。当用户下载了移动电话 Pour,他们可以通过移动电话定位到他们的地点,然后向星巴克的送货员下单,然后他们就可以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

 

星巴克于2014年三月在全美地区推出了电子支付服务,这让该品牌的手机交易增长了15%

     星巴克于201410月发布了一项咖啡预定业务,顾客可以通过手机提前预定饮料,提前支付订金,随后将业务范围从波特兰扩展至华盛顿州和爱达华州,并宣称将于今年内扩展至美国各地。与此同时,星巴克也公布了其在美地区的外卖业务,并在西雅图和纽约的帝国大厦进行了第一次尝试。

  20155月,星巴克与 Spotify联合发布了一份其会员喜爱的店面背景音乐清单,同时还向 Spotify的付费用户赠送了一张免费的咖啡卷。

    20157月,星巴克与《纽约时报》合作,在其 App中免费提供文章供用户阅读。从2016年开始,会员可以直接通过星巴克 App看到《纽约时报》提供的当日要闻、简报和时效性内容。

2015122日,星巴克与 Postmates正式在西雅图展开星巴克外送服务。

     2016年八月,星巴克和 Lyft联手推出了20美金的代金卡。Lyft的顾客可以在他们的星巴克店里用 Lyft的服务积累点数,这样他们的旅行就会被纳入星巴克的体系。

 

星巴克的数字化操作

 

1O2O流程升级

2015年,星巴克发布了移动订单和支付服务,从今年一月开始,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在美国各地的分店下单,然后到店里取餐。这一过程的优化,意味着消费者与星巴克的互动不再局限于店铺,而是在线上商城与线下实体店之间,形成了一种无缝的互动,用户可以在 APP上选择商品,然后去实体商店领取商品,最关键的是,还可以将用户的数据与数据进行结合,为不同的用户提供不同的商品,还可以根据他们的消费习惯,对商品进行预测,达到客户的个性化营销与订单的预期,进而对整个供应链产生影响。

 

 

2)精准营销

2016年初开始,星巴克每周为顾客提供30条信息,半年后,随着手机支付、手机订单与付款等技术的不断发展,该系统已能同时提供400,000条信息;到2016年末,星巴克已能根据顾客的购买习惯、购买习惯、地理位置等信息,为顾客提供个性化的信息,也就是说,星巴克手机应用程序的使用者将能在一年内享受到一对一、一对一、个性化的服务。

 

3)个性化配送

2015年三月,星巴克公司宣布,它将和 Postmates公司共同开发一项需求配送业务。顾客只要通过星巴克软件下个订单,店员就会为顾客准备好酒水和食品,并把它们送到顾客面前。美国时间十二月二日,星巴克联合 Postmates公司在西雅图正式推出了外卖服务。

 

星巴克是通过对信息、物流和资金流的控制,从原料的获取,到生产过程的生产,再到成品的生产过程。

 

在库存管理方面,产品管理部门要定期收到销售部门的销售预测信息,并按照销售预测对联合库存的库存结构进行调整,并在相应的信息系统中对调整后的库存结构进行维护,以确保订单的真实性。星巴克销售部的 ERP系统会自动生成结帐定单,并开始下一步的结帐过程。

 

星巴克使用的是无线射频识别(Radio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简称 RFID),以电子标签代替条形码作为商品的标识。采用 RFID技术的企业,无需对每个商品进行扫描,就可以实现对商品的快速清点,从而避免了传统的手工清点,同时,企业及其合作伙伴也可以实时获取库存信息。为保证食品的品质,星巴克要求员工分发商业射频识别贴纸,以检测并记录车厢内的温度。

 

星巴克于20121212日联合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及普洱市政府,正式在云南设立全球第六家及亚洲第一家咖啡种植户服务中心,为咖啡产业提供全程监控,保证咖啡质量。星巴克在日常的咖啡豆栽培和管理上,运用“大数据”的思维,采集了当地的降水、风向和土壤等一系列的数据,通过深入的数据分析和挖掘,为咖啡的生长提供了有针对性的肥料,保证了咖啡的健康生长。云南的成功建立,代表着星巴克已经站在了供应链的顶端,这样一来,星巴克就不会再受到原料价格的影响,而且咖啡豆的质量也会受到影响,等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出口到其他地方,获得更多的利润,让公司的利润变得更高。

 

星巴克目前拥有先进的存货管理技术,再加上 RFDI与上下游协同经营,使得其可以对原料品质与物流进行即时控制。

 

 

4)异业合作与场景营销

通过跨行业的协作,构建市场的生态,根据不同的生活情景,开展策略性的协作。2007年,星巴克与苹果 Music联手,在门店中引入了一种音乐服务,以贴近日常生活的方式,为顾客提供了一种与咖啡相匹配的体验。

 

其中,星巴克公司与微软公司 Outlook Outlook)合作,利用星巴克公司的 Outlook Software Outlook)对 Outlook发出的邀请函进行定制,并在适当的时候准时送达,从而实现了对 Outlook的多重要求。

 

企业会议是一个完整的商业体系,它包含了很多的服务,也包含了很多的应用,星巴克可以通过与其他商业体系的合作,将咖啡服务与其他商业体系连接起来,比如视频会议平台、企业协作平台等等,这样可以在商业环境中为企业提供更多的服务,还可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销售额。

 

另一种情况是,星巴克正在向“第三个地方”迈进,它不仅是一个家庭和办公室,而且是一个“第三个地方”,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会在星巴克的小店里度过他们的时光,而这些时光中的内容就会成为其他内容提供者的价值所在。

 

第三种情况,就是通过跨行业的协作,增加顾客的使用频率,增加顾客的忠诚度。2016年八月,星巴克和 Lyft联手推出了20美金的代金卡。北美地区首次出现了打车软件销售代金卡的情况。礼卡很少见地是以实物形式销售,因此,一张20美金的礼卡会包括5美金星巴克的优惠券,而 Lyft的顾客则可以利用该服务为星巴克积累积分:每天早上五点到十点在 Lyft的服务上可以得到星巴克的点数。这张物理信用卡的销售,第一次让消费者能够为第三方支付旅行里数。

 

星巴克就是靠着以上的这些举措,实现了从传统公司向数字化的转变,可以看出,它利用数字化的工具与方法,从促销、支付便利、预定与到店消费、配送便利、上游产品控制等多个方面,来提高客户的粘性,提高客户的消费频率的同时,还能提高客户的口碑与销量,给客户带来更好的消费体验。

 

转载自 山鹰